首页>绿色食品等级
临期食品有多暴利 有人靠它身价千万,有人摆摊日赚2000
我们都知道,商场超市为了减少浪费,在一些商品临近保质期时通过低价促销进行处理,一方面消费者得到实惠,一方面供应商也去库存。这些被降价处理的产品就是今天二姐要说的临期食品,一起跟着二姐看看临期食品的背后故事。
因为临期食品的利润太大了,所以这几年专业做临期食品的越来越多,从业人员称之为“暴富项目”。前两天跟好友去北京实地探访了两家做临期食品的店,仓库里商品琳琅满目,有零食、红酒、日化等等。仓管管理员调侃说,在这里随便配点货就能开个超市。
我们大概十点到的仓库,这时候仓库里就有不少各地采购的商人,二姐跟他们简单交流得知,有的人是做高端进口食品零售店,有的是开小超市的,也有做大排档这次专门来批发啤酒。问他们为什么来这采购,统一答复“便宜”。
二姐注意到这里的临期食品,价格往往是远低于超市或者电商平台价格,售价仅为原价的20%至50%。就比如市场上70元一袋的日本麦片,现在50元可以买两袋;原价150元的进口儿童牛奶,如今30元一箱;欧洲进口红酒更放出了5折促销的优惠等等。如果来这批发,有些产品低至一折。
山西的王先生在当地有三家超市门店,今年下半年准备再开两个店,王先生有着十年的商超经验,据他介绍,自己做临期也快三年了,市场反馈非常好,尤其是今年,消费者接受度非常高,毕竟能节省不少钱。“现在他的每个店平均流水约30万,因为店在小区附近或者菜市场旁边,每天来店里采购的人非常多,原来中老年人多,现在年轻人来买的也不少,可能今年特殊情况年轻人兜里钱不多了,节省开支。”王先生开玩笑说。
在谈到临期食品时,王先生最大的担心是货不稳定,临期食品太少,有些产品卖的非常好,卖完就没了,只能不断的再找新货源。现在他合作的有三个供应商,他说要想做好临期食品生意,必须多找供应商,货比三家,拿最低的价格。他还告诉二姐,临期食品虽然很挣钱,但是前提得有流量,就比如他有超市,有顾客来消费。因为是临期食品,所有能销售的时间就很短,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,就砸在手里了。所以“快找货”、“快销售”是他挣钱的秘诀。
也有不少网友私信问二姐,我没有实体店能不能做临期食品?二姐还是那个建议,根据个人的资源和实际情况而定。就比如来自河北的小丁,因为资金问题,他选择摆摊销售,小丁是通过朋友接触到临期食品,然后就试着进点货摆地摊卖,结果卖的还不错,好的情况下一天能卖2000元,小丁打算再咱点钱,下半年开个食品折扣店。
延伸
还有很多消费者对临期食品了解的不是很多,二姐就简单介绍下。
所谓的临期食品,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便是还没有变质,但却即将达到保质期的食品。在2012年的时候,国家就已经对一些临期食品做出了明文规定和要求,这个规定便是要求一些商家在售买临期食品的时候,一定要单独的出售,一定要做出醒目的告示牌,让消费者一眼便能够看出该类食品是临期食品;
为了更加的明确临期食品的等级,工商总局向国内发布了有关临期食品的6个标准,这六个标准分别是保质期一年,但临期点是四十五天的,第二个保质期是不足一年,临期点在二十天的,第三个便是保质期不足半年,临期点在十五天的,第四个是保质期不足九十天,临期点在十天的,第五个便是保质期不足三十天,但临期点在五天的,最后一个是保质期少于十五天,临期点在四天以内的。